编辑:大力手拉葫芦 浏览:2181 时间:2019-11-14
临汾一中科技教学楼建筑而积7902㎡,为砖混结构,四层.局部五层,在主楼二层有合班教室.屋顶采用球型结点网架,结构支座轴线尺寸为21x20.06m.全部钢管368根,总重量为6687kg;空心钢球为200×6,240×8300x12,一种规格共105个,总重量为7804kg。整个网架总重量7804kg。
该方案无须另辟施f:场地,混凝土町从搅拌站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提升机提升,所需钢管、脚手架只须够12 m粱问即可,且币须吊装所需高度,较之吊装方案大大节约了脚手架用量,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安全施工上都优于吊装方案=该方案的关键在于槽身内外模板的制作.由丁槽身为曲面,需制作曲面形状的内外模,同时需具备既安装拆卸方便,制成后又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1)外模的制作
外模制作除需考虑安装拆卸方便外,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刚度能满足混凝土在浇灌过程中不变形。基于槽身需预埋杷O螺栓和外模拆卸方便起见.就只制作了螺栓以下部分的成型模板,预埋螺栓以上部分为直面折线段,盲接在现场用木板拼装并固定住脚手架上.成型曲线外模与折线段外模拼装完毕后,再在内部蚰宝Ⅲ板形成整个外模。曲线段外模采用<25 mm×25 mm×3mm的角钢与25mm×3mm的扁钢焊成骨架,使用扁钢弯成所需曲面形状,在扁钢及角钢上钻孔,再用25cm厚术块钉于骨架一组合成曲而状外模,为便于安装与拆卸运输,外模采用每节长2m,每节使用3个骨架。
2)内模的制作
内模采崩每节2m长进行组合,每节模具制作时用φ16圆钢和25mmx3mm扁钢焊成骨架连成一体(每节模具采用3个骨架),外贴宝砷板形成,同时每节内模两端预留搭接口。
3)脚手架搭设与外模安装
脚手架用φ50钢管搭设,垂直渡槽方向为4排,间距1m纵向钢管梨间距1.5m,纵横向钢管用碗扣连成一体,到设计标高处调够好水平钢管位置,并根据施工规范要求预留上拱壁,将成型曲面外模置于水平钢管架上.然后将折线段模板与成型外模拼装成一体,同定于钢管架h然后在外模内贴宝丽板.存预埋螺栓处钻孔,这样渡槽槽身外横已安装完毕:
4)钢筋绑扎与螺栓预埋
将加工成型的钢筋直接在外模内绑扎,并将螺栓安装在所需位置并固定。
5)混凝土浇灌与内模安装
混凝土通过搅拌站拌制后运抵现场,用提升机提升,先浇灌槽身底部混凝土,等底部混凝土浇灌完后即对已加工好的内模进行安装,将以模直接置于底部的混凝土上,为防止内模庄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上浮,在内模顶部岛度钢管架位置扣上横向钢管压住内模避免上浮,然后再浇灌槽身两侧混凝土。槽身阿侧壁厚为8 cm,双层钢筋,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置,现场经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cm,水灰比宜为0.5,混凝士坍落度宜为5 cm,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和防止混凝上在浇灌过程中发生干硬现象而不下沉,同时现场配备两种掣号的振动棒一前一后进行振捣.先采用φ50振动棒振捣,φ50振动捧激振力大,能使混凝土快速下沉;但因钢筋太密,不能深入到槽身曲面底部,故随后果用中25小振动棒进行振捣,以确保槽身两侧混凝上捣吲密实。槽梁缘拉杆处位置先不浇灌混凝土,待拆除内模后再装拉朴模现浇。整个槽身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加工成型内外模一立脚于架一安装外模、钻螺栓孔绑扎钢筋与安装预坪螺栓一浇灌梁底混凝上安装内模一浇灌槽粱曲侧混凝土一拆除内模一安装拉杆模一绑扎拉杆钢筋并浇灌混凝土拆除拉杆模与外模混凝土养生。